1、其精神上的含義是:贈上了信物,猶如呈上了自己的心愿,表明自己將終身不移其志。
2、在中國古代,定親是男女雙方確定婚姻關系、僅次于正式結婚的社會性的重要禮儀。
3、定親遵循的是“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”,而處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卻常有用信物來定情的做法;迫于禮教和社會壓力,交換定情信物一般都是男女雙方私下進行,他人無從知曉。
【資料圖】
4、擴展資料:定情物在我國自古有之,在很多詩詞歌賦中都有男女戀人贈送定情物的描述。
5、不過與西方人大多以戒指、玫瑰為定情物不同,中國人在定情物上反而顯得更浪漫隨性。
6、中國人的定情物講究“情”而不講究“物”,一塊玉佩、一個香囊、一束秀發(fā),甚至一枚瓜果,都可以作為定情物,都可以表達自己對“情”的訴求。
7、簪又稱搔頭,是古代女子常用的定情物。
8、也有象征“正室”尊嚴的意味。
9、《鼓吹曲詞有所思》寫一個女子為遠方的情人精心制作一支簪子,聽聞情人另有所愛后,她把簪子燒掉后“當風揚其灰”,表達不會做小三的決心。
10、玉在我國古代是君子的象征。
11、君子講究恭敬平和,溫潤悠遠之愛,正與玉的寓意相符。
12、所以古代高雅從容的謙謙君子們喜歡用玉來作為定情物,顯得節(jié)制有禮,既不猴急,又不疏遠。
13、參考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—定情信物參考資料來源:人民網(wǎng)—古代人愛送啥定情信物?送女簪代表認其是“正室”。
本文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