肇事逃逸后怎樣立案
肇事逃逸后的立案流程:在控告人向公安機關、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時,對于其提交的相關材料迅速進行審查,認為有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,應當立案;認為沒有犯罪事實,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,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,不予立案,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。
二、肇事逃逸的規(guī)定
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標準是有離開現(xiàn)場的客觀行為和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觀目的。實踐中,交通事故當事人在事故發(fā)生后,為了逃避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,離開事故現(xiàn)場,沒有積極履行搶救傷者和財產(chǎn)、向交通管理機關或者公安機關報告事故情況、在現(xiàn)場等候處理等交通法規(guī)所規(guī)定的義務,以此作為判斷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標準。
(相關資料圖)
報警肇事逃逸能否撤案
不能,找法網(wǎng)提醒您,肇事者逃逸后,受害方報警處理,警方立案了的,是沒法撤案的。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逃逸案件進行查緝。
根據(jù)《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(guī)定》第十三條,道路交通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當事人應當保護現(xiàn)場并立即報警,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逃逸案件進行查緝。
(一)造成人員死亡、受傷的;
(二)發(fā)生財產(chǎn)損失事故,當事人對事實或者成因有爭議的,以及雖然對事實或者成因無爭議,但協(xié)商損害賠償未達成協(xié)議的;
(三)機動車無號牌、無檢驗合格標志、無保險標志的;
(四)載運爆炸物品、易燃易爆化學物品以及毒害性、放射性、腐蝕性、傳染病病源體等危險物品車輛的;
(五)碰撞建筑物、公共設施或者其他設施的;
(六)駕駛人無有效機動車駕駛證的;
(七)駕駛人有飲酒、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或者麻醉藥品嫌疑的;
(八)當事人不能自行移動車輛的。
發(fā)生財產(chǎn)損失事故,并具有前款第二項至第五項情形之一,車輛可以移動的,當事人可以在報警后,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對現(xiàn)場拍照或者標劃停車位置,將車輛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等候處理。
關鍵詞: